據測算,實施水泥工業污染物排放(控制)系列新標準后,預計水泥工業PM排放將在目前200萬~250萬噸基礎上削減約77萬噸,削減30.8%~38.5%;NOX排放將在目前190萬~220萬噸基礎上削減約98萬噸,削減44.5%~51.6%,使行業NOX年排放量控制在100萬~120萬噸,并有效控制氯化氫、氟化氫、重金屬及二惡英類物質排放,同時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貢獻。
這位負責人還指出,繼火電、鋼鐵等行業排放標準之后,此次發布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了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同期發布的6項有色金屬行業排放標準修改單也專門增設了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按照環境保護部2013年第14號公告,“三區十群”19個省(區、市)4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新建企業自新標準實施之日起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可以擴大執行特別排放限值的范圍和要求,加大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力度。
除上述標準外,同期發布的還有《電池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0484-2013)和《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0486-2013),這兩項新排放標準對于加強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控制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這位負責人表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生產國和出口國,其中鋅錳電池出口量超過60%、二次電池出口量超過65%、太陽電池出口量超過90%。而電池工業是重金屬消耗和排放的重點行業,近年來重金屬污染事件頻發,相當一部分起因是電池企業(尤其是鉛蓄電池企業)排污所致。目前,我國電池工業執行1996年制定的綜合排放標準,準入門檻低、針對性不強,為此環境保護部制定《電池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0484-2013),收緊了現有和新建電池企業鉛、汞、鎘、鎳、鋅、錳、銀等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以及廠界無組織排放限值,明確了不同類型電池企業的特征污染物控制指標,增設了特別排放限值。新標準依法要求各地采取制定實施地方標準、提高環評要求、強化敏感區環境質量監控等措施,并明確規定企業應加強自行監測和環境信息公開,切實提高電池行業環境風險防控水平。
這位負責人指出,我國制革生產規模居全球之首,行業排污量較大、污水成分復雜、企業污染治理水平參差不齊、行業清潔生產推廣力度較小等問題突出。目前這一行業每年產生廢水1.6億噸,其中COD約40.4萬噸、氨氮1.6萬噸、總鉻1280噸,現行綜合排放標準限值寬松、準入門檻低、針對性不強!吨聘锛懊ぜ庸すI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0486-2013)明確了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廢水排放應重點控制的總氮、氯離子等特征污染物項目指標,并根據行業水污染物治理技術發展情況收緊了排放限值和基準排水量指標。新標準全面實施后,預計每年COD、氨氮排放量可分別降至11800噸、2380噸,削減率分別達到57.2%、67.4%,同時優化產業結構,促使一批生產裝備落后、工藝技術水平不高、環境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小而弱的企業淘汰出局。
這位負責人同時告訴記者,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配套標準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71-2001)和廣受公眾關注的《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5-2001)修訂工作正在抓緊推進,修訂草案收嚴了污染物排放限值,提高了監控要求。目前,兩項標準已通過技術審查,報請環境保護部行政審查。鑒于修訂這兩項標準對各地區、各行業和公眾生活均有廣泛影響,環境保護部決定對修訂草案二次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時間截至2014年1月15日,歡迎各方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