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電廠排放占大氣污染物26%
“大氣污染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其中廣州燃煤電廠對整個大氣污染物貢獻度占了26%。”潘建國表示,根據《方案》,廣州將實行“50355”工程,即廣州市燃煤電廠實施脫硝脫硫降塵“超潔凈排放”改造,改造后,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要達到:氮氧化物50mg/m3以下、二氧化硫35mg/m3以下、煙塵5mg/m3以下,“預期能夠達到天然氣排放標準”。
對于“超潔凈排放”改造,他表示將從三個方面分三階段推進:首先是對全市現有燃煤熱電聯產機組進行“超潔凈排放”改造,在2015年7月1日前完成全市14臺總裝機容量380萬千瓦燃煤機組的改造任務。其次,對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淘汰小電廠和區域內小鍋爐,在2017年底前,按照“超潔凈排放”標準建設熱電聯產機組實施集中供熱改造。此外,2020年底前,完成珠江電廠燃煤發電機組“上大壓小”“超潔凈排放”改造任務。
他表示,到2020年改造任務全部完成后,同比《方案》中涉及的各煤電企業2013年排放總量,每年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分別削減60%、79%、76%。
初步測算每度電成本提高1分4厘
“初步與企業對接匡算,整個改造需要8.1億元。”他表示,政府將給予不超過5000萬元的獎勵性支持,大部分需要企業自行承擔,“我們充分聽取了企業意見,企業愿意承受,而且確實可承受得起。”
超潔凈排放后,企業成本提高,居民的用電成本是否也會上調?對此,潘建國表示,根據準備開展試點的恒運9號機組初步測算,大概每度電成本提高1分4厘,“會不會增加居民負擔,要根據實驗,以及明年實際改造完后,再進行總體測算。”他說,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有關政策資金支持,“包括電價等給予優惠,總的原則,測算方案肯定會充分考慮市民的合理負擔,我想這項新技術應該會得到市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