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LED照明標準光組件新“螞標”出爐
全新的LED照明標準光組件螞標英文為 “ANT’S”。談到這一英文含義,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這其中,‘A’代表advanced,取先進性之義;‘N’代表union,取聯合與協同創新之義;‘T’代表technology,取先進技術之義;‘S’代表standard,取先進標準規范之義。”這一螞標含義也在另一程度上體現出LED照明標準光組件項目力圖整合國內LED產業優質資源,進行協同創新,以先進的標準規范照明市場,實現由國家標準走向國際標準的發展要義。更多
4.國標委:《關于下達<半導體照明術語>等48項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
2013年4月25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其官方發展上發布了《關于下達<半導體照明術語>等48項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該48項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包括8項為強制標準及40項推薦標準,其中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獨自起草《植物生長用LED照明術語和定義》標準,與其它單位共同起草《半導體照明術語》及《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燈和模塊接口規范》兩項標準。
5.兩岸首版《LED接口電氣規格分級與標準》6月公布
臺灣LED照明產業聯盟(TLLIA)14日于上海表示,兩岸LED產業搭橋計劃行之有年,跨兩岸第1版《LED接口電氣規格分級與標準》也已醞釀2年,將于近日出爐,預計將在6月18日于臺北光電周對外宣布,這也是臺灣與大陸首次就LED照明達成的產業標準。
6. 上海出臺LED顯示屏亮度強制性地方標準
上海市質監局正式發布上海市強制性地方標準《公共場所發光二極管(LED)顯示屏最大可視亮度限值和測量方法》(DB31/708-2013)。標準將自2013年9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分別針對戶外與戶內LED顯示屏,按照使用區域、顯示屏的面積以及屏幕周邊環境照度等劃分,規定了相應的限值要求和測量方法,填補了目前國內在“光污染”領域標準制訂的空白,對LED屏生產、安裝及運營單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7.佛山新添兩項LED標準
佛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佛山南海區半導體聯盟標準《LED玉米燈》、《LED球泡燈》近日通過專家組審議。這兩項標準已列入《廣東省LED照明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中的“廣東省LED照明產業預立項標準制修訂建議表”,廣泛適用于辦公、家居LED照明 燈。它們規定了術語和定義、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合格證、運輸和貯存,從產品外觀尺寸、光電性能、壽命、能效、電磁兼容性、環境 適應性、安全及光生物安全等9個方面做出明確要求,各項技術指標科學合理,體現高效節能特點。
8. 兩岸LED共通標準 將擴至路燈
華聚共通標準推動基金會董事長暨兩岸企業家峰會秘書長陳瑞隆指出,目前兩岸共通標準已在去年進行平板燈共通標準制定,預計今年10月的年度論壇將擴大討論路燈等其它更多LED照明應用產品。
9. 臺灣提出自鎮流LED燈最低能效標準草案
2013年9月11日,臺灣向WTO提交了第G/TBT/N/TPKM/143號通報,通報提出了自鎮流LED燈的最低能效標準草案。草案中涉及的LED燈為符合CNS 15630規范范圍的、并經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為實施檢驗范圍內的產品,但高顯色性產品(CRI實測值為95以上)的除外。草案為符合要求的高、低色溫條件下非定向LED燈和定向LED燈的最低能效標準進行了確定。更多
10. 海峽兩岸簽署《海峽兩岸推動LED照明共通標準制定合作備忘錄》
10月21-22日,第十屆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在臺北舉行。本次論壇共達成29項共識,兩岸代表機構共同簽署了《海峽兩岸推動LED照明共通標準制定合作備忘錄》,并公布了公布了半導體照明、4G/TD-LTE、平板顯示、太陽光伏4個領域的12項信息產業共通標準,包括《室內一般照明用LED 平板燈具》。
11. 廈門制定車載LED標準 填補國內該領域空白
廈門市質監局計量院透露,由廈門起草的福建省地方標準《車載LED顯示屏通用技術規范》剛剛通過專家審定,填補了國內這一領域的空白。按照這一標準,車載LED顯示屏與普通LED顯示屏有所不同,其阻燃性能更好,當遇到線路短路、接觸等更不易燃燒;同時,它的電磁兼容性能更高、輻射更小、抗干擾能力更強。同時,標準還要求顯示屏不能過亮或者過暗,讓人眼睛不舒服;無故障工作時間要不小于5000小時,相當于一年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