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概太陽能股昱輝陽光發布公告稱,已經成為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出口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的指定調查企業。受此影響,昱輝陽光的股價在當天大跌14%。
在業界看來,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的新一輪“雙反”調查,歸根到底還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正如美國紐約原市長、現聯合國城市與氣候變化問題特使邁克爾·布隆伯格4月9日所言,“美國對進口自中國的太陽能產品征收的懲罰性關稅是幫助少數生產商,而非美國大眾。”
相關新聞:美國再掀光伏戰
天龍光電巧施“財技”規避ST巨額資金打水漂
“上市募資9.09億元,4年花掉8.54億元,累計虧損2.8億元”,這就是2009年12月登陸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天龍光電所交出的業績答卷。
記者發現,為了規避兩年連續虧損,天龍光電關聯方存在向上市公司進行利益輸送的嫌疑。
公司主營光伏設備生產,主要產品包括單晶硅生長爐、單晶硅切斷機和單晶硅切方滾磨機等光伏設備,覆蓋了人工晶體生長和加工的多個工序。
相關鏈接:天龍光電巧施“財技”規避ST 巨額資金打水漂
多晶硅價格上漲 國內龍頭企業瘋狂擴產
今年,隨著全球光伏裝機市場的繁榮,對光伏組件產品的需求也隨之大幅上升。光伏行業上游產品多晶硅的價格,從去年的17美元/公斤上漲到22美元/公斤,整個行業在上半年迎來了一波擴產和開工潮。
如國內多晶硅龍頭企業保利協鑫、大全新能源等紛紛宣布今年的擴產計劃,海外公司如德國Wacker瓦克也有同樣打算。
根據Solarbuzz報告預測,2014年太陽能和半導體級多晶硅需求預計將大幅上漲至28萬噸。
點評:雖然市場回暖,多晶硅需求增長,相對于2013年產能過剩的情況已經大為改善,但過于快速的擴張,很可能會導致新一輪的產能過剩,企業應當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