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在經歷了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國際貿易摩擦、金融機構停貸等一系列煎熬之后,光伏產業在這個春天里開始呈現復蘇態勢。的建設熱潮,光伏行業上游和中游開始出現量價回升的景象。規模化啟動,但由于閑置產能的復產,產業仍將延續階段性過剩局面,加上外部貿易不確定性,2014年的光伏產業仍面臨較大壓力。一家公司業績虧損。也逐漸甩掉“虧損”帽子。晶科能源(JKS)2013財年財報顯示,公司總營收70.8億元,同比增長47.6%,實現凈利潤1.88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達15.4億元。晶科能源也成為行業寒冬過后,首家實現全年扭虧為盈的中國光伏企業。火爆之時,很多企業和供應商都簽訂了硅片的長單,但晶科能源沒有簽,所以后來硅片價格一路下跌也未對企業造成大的影響。由此,晶科能源也可以輕裝上陣,并在短時間內扭虧為盈。大賣,主要由2013年底國內的光伏地面電站搶裝潮拉動事實上,為了能在當年底實現并網,并享受相對較高的補貼,很多項目方均提高了組件采購的價格,以求保障供給。但陳康平表示,不會因為價格的波動,而調整訂單生產順序,“況且,保持國內外銷售的相對平衡,對公司本身來說也是有益的。”
不過,好消息頻傳的同時,也有一些曾經風光無限的企業在春天到來前倒下了。
天威保變業績顯示,兩項業務導致其2013年全年凈虧損達到52億元。該公司迫不得已開始對新能源業務“動刀”;由于資不抵債,喪失持續經營能力,天威保變宣布將以債權人身份申請公司控股子公司天威四川硅業有限責任公司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