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剛騎了1年,電池就不好用了。”很多市民都曾遇到的電動車鋰電池以舊充新、以次充好的尷尬難題或將在下月“得解”。據悉,《電動車用鋰離子電池產品規格尺寸》6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該標準從外形尺寸、標稱電壓、安裝方式、充放電接口等幾方面對電動自行車用的鋰離子電池進行了標準化,標準的實施有望改觀目前各企業生產的電動車所使用的鋰電池不同、標準不統一導致鋰電車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
鋰電電動車已成主流趨勢
“目前,國內很多電動自行車生產商自己不生產電池,一般都是固定電池廠商提供。電動車行業準入門檻較低,電池供應商良莠不齊,為安全埋下隱患。”天津科斯特電動車有限公司區域銷售經理朱先生告訴記者,新標準的實施,將推動國內電動自行車產業從追求量向提高質轉變,輕量化和鋰電化成為電動自行車的發展趨勢,國內鋰電自行車的市場正在逐步打開。
中國是電動自動車大國,已有1.6億輛,但97%依然是鉛酸電池車。鉛酸電池對環境有一定污染,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全部普及鋰電池電動車,市場占有率90%以上。鋰電池已經成為了未來新能源電動自行車產業化的不二之選。自去年以來,臺鈴、愛瑪等國內一線品牌車廠均加大了對鋰電池自行車的研發與生產。數據顯示,去年,國內采用鋰電池的電動自行車銷售已超70萬輛。
新規或將促使車、電“分開”
“鋰電池電動車價格很高,但質量卻難以與其相匹配。”多位市民都曾向記者抱怨,騎了1年的電動車,電池卻像是到了80歲。如果新規可以統一電池規格,那么今后消費者是否可以電動車、鋰電池分開選購呢?
對于這一問題,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向記者分析,電池尺寸若得到統一,單配電池也將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這也會給電池生產商和中介服務機構提供更多商機,其盈利能力或將隨之大幅提升。而同時,也將提高電池生產商科研投入的積極性,鋰電池核心技術將會有所突破,鋰電池規模化生產將全面鋪開,其價格必然會有所下調,鋰電池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將進入白熱化階段,電池、電動車的分開選購時代或即將到來。
此外,蕭函還表示,隨著鋰電池應用于電動自行車比例的提高,企業生產成本和售后服務壓力反而可以得到降低。屆時,消費者可以真正享受到更正規、更專業的服務。 記者 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