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這里正式啟動作為湖南首個核電備選項目,4年前獲得國家發改委準許開展前期工作,即拿到“路條”,并一直被稱為首個內陸核電工程,在湖南“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加快建設步伐。但是該項目在“十二五”開工變成了泡影。
同樣被冷凍的,還包括湖北咸寧、江西彭澤核電項目。導致如此的原因是,國務院10月24日召開常委會議,決定“十二五”時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數經過充分論證的核電項目廠址,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
這導致此前預計2020年核電規劃調高到裝機運行8000多萬千瓦的目標,已經面臨大幅下調的可能。“少說要下調1000萬千瓦,多則要下調2000萬千瓦。”一位參與測算的人士說。
本報記者了解,受去年日本核電施工事故的影響,中國在去年停止核電項目審批后,目前國家正式通過“十二五”的能源規劃已經部分調整,其中在考慮核電發展不利的情況下,太陽能發展目標大幅上調。而這也會使得2020年的其他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規劃發生變化。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顧問楊富強認為,“十三五”期間,在核電大幅放慢,其他清潔能源無法跟上時,可能會將天然氣的發展裝機增加,比如增加1000萬-2000萬的裝機非常有可能,因為只要有天然氣,可以隨時提高發電量,而天然氣相對煤炭比較清潔。
核電指標下調成定局
根據記者了解,2015年目前國務院正式通過的“十二五”能源規劃,對于核電的指標下調不大,但是水電、風電、太陽能指標顯得突出,其中太陽能規劃指標提高了3倍以上。
早些時候,電力行業“十二五”規劃的初步方案,按照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的說法是,2015年將形成水電裝機2.84億千瓦,核電4200萬千瓦,風電1億千瓦,太陽能500萬千瓦,天然氣3000萬千瓦以及煤電9.17億千瓦的規模。
但是10月24日國務院通過的“十二五”能源規劃確定,在2015年水電裝機容量運行是2.9億千瓦,核電裝機運行容量是4000萬千瓦,中國風電裝機將突破1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以上。其中核電略有下調,水電略增加,風電沒變化。但是太陽能從最初規劃設計的500萬千瓦,變成2100萬千瓦。10月24日發布的中國能源白皮書對此進行了確認。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孟憲淦指出,顯然,相比最初的“十二五”規劃設計,水電、太陽能指標有上調,而核電變化不大。但是從長期看還是有影響。
“在核電發展不利時,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優勢體現出來,現在國家政策也在給太陽能、風能支持。”他說。
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間所有核電規劃的初步指標,與最后確認通過的指標變化不大,主要原因是,正在運行的核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256萬千瓦,而在建的裝機容量有2944萬千瓦,兩者相加有4200萬千瓦。這些在建的項目由于很早已經審批,預計在2015年會投產,所以不會影響2015年的指標。
但是2015年之后的“十三五”時期,由于去年到今年還沒審批新的項目,耽誤了2年,加上“十二五”最后3年不會審批新的內陸拿到路條的核電項目,大批的核電項目將被冷凍。而這些已經拿到路條的項目總裝機容量有1744萬千瓦,其中內陸比例相當大。這顯然會影響“十三五”核電的步伐。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一般核電建設時間需要五六年,要是在2020年投產運行,現在就應該獲得審批,考慮到還有3年只在沿海安排少數經過充分論證的核電廠址,現在看來實現過去確定2020年8000萬裝機運行的目標有難度。
其他清潔能源搶份額
楊富強認為,“十二五”期間,核電項目上的步伐比較慢,這可能導致世紀2020年運行的裝機容量只有6000萬或7000萬千瓦左右。
這部分與過去8000萬千瓦的裝機缺口,可能需要別的能源來彌補。比如天然氣發電。
而太陽能、風能、水電能否快速搶占缺口,也成為關注的焦點。目前國家只確定通過“十二五”能源規劃,而中長期到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規劃的修編,并未完成。但是相比2007年的中長期能源規劃,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以及清潔能源的目標要進行大調整是肯定的。
根據此前2007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億千瓦,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總容量達到1800萬千瓦。
考慮到2015年水電、風電、太陽能裝機運行容量,已經分別規劃要達到2.9億千瓦、1億千瓦、2100萬千瓦,基本已經達到和超過了2020年原先規劃的目標。2020年中長期可再生能源規劃,將大幅調高2020的上述目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到底能調到何種程度,仍需要研究。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認為,2020年水電裝機容量規劃的可能要達到4.2億千瓦,其中常規的有3.5億千瓦裝機,7000萬千瓦裝機是抽水蓄能電站。在核電放慢速度后,水電適當加快是可以的,但是完成4.2億千瓦的裝機容量運行,也夠快的了。
而太陽能規劃指標在2020年再調高到多少,目前仍待研究。
林伯強指出,現在太陽能在國際市場逐步萎縮,國內政府正在支持,否則整個行業都不行了。現在要開始大發展,但是能發展到何種程度,還不能確定。因為首先它非常貴,前期沒有大發展就是因為它很貴。
“應該也不會做得很大。之前很多太陽能不能接入電網浪費非常嚴重,所以現在電網也在大力支持光伏發電并網,配合政府盡量把光伏終端盡快做大。”林伯強認為,太陽能能獲得發展沒錯,但是最終如何無法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