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有了光伏發電,要不然,今年春茶季我不知該如何應付!”5月5日,談起春茶生產,信陽市浉河區譚家河鄉土門村天堂山茶場老板徐開元快人快語起來。
天堂山海拔700多米,山高路陡,人跡罕至,氣溫比山下低5到6攝氏度。這里的茶葉是本地茶種,不打藥不施化肥和除草劑,全過程保持原生態,生產生態茶。這里的茶葉拿到日本檢測276項有害物質,結果顯示全部為零。
但因沒有電,茶葉需送到山下炒制,沒有電的生活,也讓采茶工敬而遠之。去年7月份,在信陽供電公司的幫助下,這里安裝了光伏發電,容量為6千瓦,不但解決了日常照明用電,還解決了炒茶的動力用電難題。100多年的茶山終于亮起了電燈光。
“今年茶季,天氣不給力,該下雨時不下雨,不需要時卻陰雨連綿。”徐開元說。今天茶葉開采的第一周以前都干旱,影響茶葉質量和外型。隨后卻遭遇連陰雨,茶葉瘋長,卻采不下來。在20多天的茶季中,天堂山只采了13天茶葉,因雨耽擱10.5天,使茶葉減產。
“連續陰天,茶葉不能采摘,108名采茶工無事可干。要是以前,他們早就待不住了,這次有電視看,可為手機充電,倒能靜下來。”
“今年的茶葉全部在山上炒制的,免去了我上山下山的勞累!”徐開元說,這樣一來,茶葉質量提高,價格自然拔高。“200畝茶園,原計劃今年能產300—350公斤成茶,現只產了200多公斤,雖然產量下降了,但價格高了,最高賣到5200元一公斤,茶葉收入沒受到損失。”
在天堂山茶場,息縣電業總公司的“愛迪生”、2013年度河南省電力公司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周毓明再次前來。他是此套光伏發電直接實施者。這套設備也應用了他研制出山區島嶼戶戶通電設備。在天堂山炒茶前,他已前來對設備進行調試和維護,此次又趕來服務。當得知太陽充足時,發的電太多,容易跳閘時,他立即對設備進行調試,并叮囑徐開元,當用電量不大時,遮住部分太陽板以減少發電。隨后,譚家河供電所的電工們也前來整理線路,讓其用電更安全可靠。
目前,春季炒茶已結束,徐開元已安排對茶樹剪枝,為下一茶季做準備。他說,用電有保證了,他將大力發展生態茶,好好干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