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燈具與傳統的照明燈具最大的區別,LED照明燈具是一個完全的電子產品,而傳統的照明燈具僅是一個電器產品。因此LED燈具可以很方便地與各種類型的傳感器關聯,從而實現光控、紅外控制等多種自動控制功能。如LED路燈的自動開關,用一個光敏傳感器就可簡單實現;社區夜間走道和庭院照明,可以用紅外傳感器采集人類活動信息,自動開閉照明燈具。
LED照明燈具開關自動控制
傳感器作為信號采集和機電轉換的器件,其機電技術已相當成熟,近幾年MEMS(微機電系統)技術興起又將傳感器技術向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低成本化大踏步邁進。光敏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各種類型的傳感器都可與LED照明燈具組成一個智能控制系統,傳感器將采集來的各種物理量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可以經由集成電路化的AD(模數)轉換器、MCU(微控制器)、DA(數模)轉換器對所采集的信號進行智能化處理,從而控制LED照明燈具開啟和關閉。人類可以籍此在MCU上設定各種控制要求,控制LED燈的開關時間、亮度、顯色、多彩變幻,從而達到省電節能的目標。傳感器與LED燈具組成的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目前的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已經可以將AD、DA、MCU集成在一個5mm×5mm或更小的封裝內,安裝在燈具內既不占面積而且十分方便。
光敏傳感器與LED燈具組合
風光電LED路燈是一種高度智能化和無人值守的道路照明燈具,利用風力、陽光發電,用蓄電池儲能,因此能源的自動管理十分重要。光敏傳感器是比較理想的因天亮、天暗(日出、日落)時照度變化而能控制電路自動開關的電子傳感器。圖2所示是一種光敏傳感器的外貌。圖3是光敏傳感器的光敏電阻板,它對光線的明暗亮度十分敏感。圖4是光電轉換的基本原理圖。光控LED燈具照明系統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光敏傳感器可根據天氣、時間段和地區自動控制商場LED照明燈具開閉。在明亮的白天通過減少其輸出功率來降低耗電量,與使用熒光燈時相比,店鋪面積為200m2的便利店最大可降低53%的耗電量。壽命也長達約5~10萬小時。一般情況下,LED照明燈具的壽命為4萬小時左右;發光的顏色也可采用RGB(紅綠藍)多彩變幻的方式,使商場燈光更多彩,氣氛更活躍;與配套使用黃色熒光體的原藍色LED相比,配套使用紅、綠、藍三色熒光體的紫色LED的演色性更高。
紅外傳感器與LED燈具組合
紅外傳感器是靠探測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而工作的。主要原理是:人體發射的10μm左右的紅外線通過菲涅爾濾光透鏡增強后聚集到熱釋電元件PIR(被動式紅外)探測器上,當人活動時,紅外輻射的發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該元件就會失去電荷平衡,發生熱釋電效應向外釋放電荷,紅外傳感器將透過菲涅爾濾光透鏡的紅外輻射能量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即熱電轉換。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探測區內無人體移動時,紅外感應器感應到的只是背景溫度,當人體進人探測區,通過菲涅爾透鏡,熱釋電紅外感應器感應到的是人體溫度與背景溫度的差異,信號被采集后與系統中已存在的探測數據進行比較以判斷是否真的有人等紅外線源進入探測區域。
被動式紅外傳感器有三個關鍵性的元件:菲涅爾濾光透鏡,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和匹配低噪放大器。菲涅爾透鏡有兩個作用:一是聚焦作用,即將熱釋紅外信號折射在PIR上:二是將探測區內分為若干個明區和暗區,使進入探測區的移動物體/人能以溫度變化的形式在PIR上產生變化的熱釋紅外信號。一般還會匹配低噪放大器,當探測器上的環境溫度上升,尤其是接近人體正常體溫(37℃)時,傳感器的靈敏度下降,經由它對增益進行補償,增加其靈敏度。輸出信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