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精度提高法蘇州INA軸承在主機中安裝完畢后,如測量主軸的徑向跳動,可發現其每一轉的測值都有一定的變化;連續進行測量時,可發現經過一定轉數后,此變化會近似地重復出現。衡量這種變化程度的指標為循環旋轉精度,變化近似地重復出現所需的轉數代表循環旋轉精度的“準周期”,在準周期內的量值變化幅值大,即為循環旋轉精度差。如對主軸加以適當的預負荷,將轉速逐步升高至接近工作轉速,以實行INA軸承的“磨合”作用,可以提高主軸的循環旋轉精度。
提高進口INA軸承精度的一種方法如某廠試制精密儀器,主軸用6202/P2型蘇州INA軸承而其精度仍不能滿足要求,后加粗軸頸并在其上制作滾道以代替內圈,并將鋼球進行精密測量,以尺寸大小每三粒一組,每組鋼球取接近120°的間隔分開,由于減少了一重加工表面,又減少了一重配合表面,同時又提高了軸一軸承系統的剛度,而最大三粒與最小三粒鋼球的接近等距分布,又提高了軸的回轉精度,于是滿足了儀器的精度要求。
進口INA軸承與軸的配合間隙必須合適,徑向間隙的檢測可采用下列方法。
1、賽尺檢測法
對于直徑較大的INA軸承,間隙較大,以用較窄的塞尺直接檢測。對于直徑較小的軸承,間隙較小,不便用塞尺測量,但INA軸承的側隙,必須用厚度適當的塞尺測量。
2、壓鉛檢測法
用壓鉛法檢測蘇州INA軸承間隙較用塞尺檢測準確,但較費事。檢測所用的鋁絲應當柔軟,直徑不宜太大或太小,最理想的直徑為間隙的1.5~2倍,實際工作中通常用軟鉛絲進行檢測。
檢測時,先把軸承蓋打開,選用適當直徑的鉛絲,將其截成15~40毫米長的小段,放在軸頸上及上下軸承分界面處,蓋上INA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擰緊固定螺栓,然后在擰松螺栓,取下INA軸承蓋,用千分尺檢測壓扁的鉛絲厚度,求出進口INA軸承頂間隙的平均值。
提高進口INA軸承精度的一種方法如某廠試制精密儀器,主軸用6202/P2型蘇州INA軸承而其精度仍不能滿足要求,后加粗軸頸并在其上制作滾道以代替內圈,并將鋼球進行精密測量,以尺寸大小每三粒一組,每組鋼球取接近120°的間隔分開,由于減少了一重加工表面,又減少了一重配合表面,同時又提高了軸一軸承系統的剛度,而最大三粒與最小三粒鋼球的接近等距分布,又提高了軸的回轉精度,于是滿足了儀器的精度要求。
進口INA軸承與軸的配合間隙必須合適,徑向間隙的檢測可采用下列方法。
1、賽尺檢測法
對于直徑較大的INA軸承,間隙較大,以用較窄的塞尺直接檢測。對于直徑較小的軸承,間隙較小,不便用塞尺測量,但INA軸承的側隙,必須用厚度適當的塞尺測量。
2、壓鉛檢測法
用壓鉛法檢測蘇州INA軸承間隙較用塞尺檢測準確,但較費事。檢測所用的鋁絲應當柔軟,直徑不宜太大或太小,最理想的直徑為間隙的1.5~2倍,實際工作中通常用軟鉛絲進行檢測。
檢測時,先把軸承蓋打開,選用適當直徑的鉛絲,將其截成15~40毫米長的小段,放在軸頸上及上下軸承分界面處,蓋上INA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擰緊固定螺栓,然后在擰松螺栓,取下INA軸承蓋,用千分尺檢測壓扁的鉛絲厚度,求出進口INA軸承頂間隙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