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7日至11日舉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廠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規模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工業4.0”概念受到關注。輿論認為,作為工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對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參展商和觀眾對本屆展會都給予高度評價。
本屆博覽會的主題是“產業集成——未來趨勢”。各國展商的展品呈現了自動化、能源、工業采購和研發等領域的集成趨勢。西門子公司在“未來論壇”主題擴展區中展示了在各個業務領域的研究課題,讓參觀者預覽制造業未來的發展藍圖。西門子負責工業制造的首席執行官魯思沃談到,雖然“工業4.0”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今天的西門子已為實現這一目標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西門子正在集中力量,擴大其在工業信息技術和工業軟件領域的創新領導地位。
產業集成也被習慣地稱為“工業4.0”,或者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德國技術學院院長卡格曼解釋說,“工業4.0”的設想是,生產具有高度靈活性,產品個性化、節約資源。在這一智能系統中,包括工件、機器到運輸系統在內的所有成分都會通過網絡進行互聯,實現彼此之間的自動通訊。一位科技記者形象地舉例說,未來的智能系統就像樂高積木一樣,各部件可以更換,并不斷地搭出新的組合。未來的所有設備,不同工廠的都能夠相互兼容,可以隨意拆卸,并在很短時間內以另一種方式組裝起來。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認為,“工業4.0”概念就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稱革命性的生產方式,它主要涉及智能化生產系統和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工業4.0”將致力于解決當今世界遇到的一些挑戰,如資源效率、城鎮化和人才結構調整等,同時能夠將人口結構變動和社會因素考慮在內,并設定合適的方式來組織生產。如可以把工人從單調、程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夠將精力集中在創新和增值業務上。
德國聯邦科研部專家伯伊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為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早在2006年,聯邦政府就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該戰略文件重點是《未來項目——“工業4.0”》。聯邦政府從2010年到2013年為高技術戰略共投入270億歐元,對未來項目的專項投資達83億歐元。為了進一步落實“工業4.0”計劃,最近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訊、新媒體協會,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以及德國電氣和電子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三大協會”)決定,三大協會共同建立一個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平臺”的辦事處,該平臺已正式啟動,旨在推動實施聯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戰略未來項目。
漢諾威工博會負責人柯克勒認為,“工業4.0”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已成為核心題目,在未來10年至15年,制造業的綜合整合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已為時不遠。
(本報柏林4月13日電 本報駐柏林記者 柴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