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上海國資委組建伊始,就積極推動國有資產的戰略重組。作為上海先進制造業和上海國資系的典型集團,新一輪國資整合背景下,上海電氣集團被寄予厚望。
11月14日上海電氣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自儀股份(600848,SH)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徐子瑛因工作調動原因,向公司董事會提交辭職報告,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以及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而此舉普遍被業界解讀為,徐子瑛辭職或許是一個上海電氣集團改革整合的信號。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僅僅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調整”,“2008年前后的上海電氣集團整合能做的都做了,現在已經很少有資產能裝入上市公司”。一位接近上海電氣集團的人士則表示,“股權激勵或成為集團改革重點”。
前期:9家上市公司整合成6家
上海電氣前身可追溯到中國最早的機器電氣工業。1949年后,上海主要的機器工業劃歸上海市重工業局(后稱上海市機電工業管理局)管理。1985年成立上海電氣聯合公司(后改名為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1995年上海市機電工業管理局改制,并與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資產聯合重組。合并后的集團命名為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2003年,上海國資委成立后,開始了對上海國資進行戰略重組,上海電氣集團正是第一批被整合者之一。2004年3月,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組建了上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電氣集團)。
組建后的上海電氣集團面臨著“擁有眾多上市公司且A股上市公司資產比較分散,關聯交易太多、管理成本太高等一系列問題”。也正是如此,從上海電氣組建集團開始到2012年,一直在實施改革,從上市的9家公司組改成目前的6家公司。
2003年和2004年,上海電氣集團的電力設備業務板塊分別占集團營業額40.7%及46.9%,但這塊業務沒有進入上市公司,直到2005年4月28日,上海電氣(02727,HK)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其核心資產是電力設備業務。
此時,作為中國最大的裝備制造企業、上海國有大集團產權結構改革的先行試點單位,上海電氣上市后,加快整合電氣集團下屬上市公司資源和總公司其他資產也成為外界普遍關注點。上海電氣集團旗下當時還有上海機電、上電股份、上柴股份3家A股上市公司,最終,上海電氣集團在A股完成“3-2+1”格局,即出售上柴股份、合并注銷上電股份,同時實現上海電氣作為存續主體在A股上市。
2007年底,上海電氣宣布稱以“人民幣9.23億元出售所持全部上海柴油機股份及上柴B股50.32%股權予上海汽車”。更早前,2007年9月初,上海電氣在一份公告中就已經透露計劃將所持上柴股份出售給上海汽車,而這份公告更為重要的內容是,上海電氣宣布通過換股方式與上電股份合并,實現“A+H”整體上市。
在公告一年之后,2008年12月5日,中國最大的綜合型裝備制造業集團——上海電氣(601727,SH)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在上海電氣A股上市后,上海電氣集團的上市公司版圖與目前大致相同,除了上海電氣、上海機電(600835,SH),上海電氣集團旗下還有自儀股份、海立股份(600619,SH)、上海集優(02345,HK)、S中紡機(600610,SH)。
后期:股權激勵或成改革重點
2008年,上海電氣通過換股方式與上電股份合并被業界稱為其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上海電氣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徐建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上海電氣采用合并上電股份的方式,主要是基于兩大原因:實現公司集中統一管理和搭建新的資本運作平臺,為公司做強做大拓寬融資渠道。”
而在上海電氣集團組建之時,其確定了四大核心產業:電站及輸配電產業、機電一體化產業、交通運輸產業、環境保護設備,此后的產權改革也是圍繞著這四大核心產業。
2008年完成了吸收合并的上海電氣是集團電力設備業務的主要承載主體;從事電梯業務的上海機電則有望成為機電一體化業務的整合平臺,上海機床集團的機床業務和上海電氣印刷包裝機械集團從事的印刷包裝設備業務均屬于這一板塊;而從2010年初自儀股份以335.76萬元受讓上海軌道交通設備發展有限公司綜合監控資產及人員轉移來看,其成為上海電氣集團軌道交通設備的整合平臺;此外,香港上市的上海集優的機械基礎件業務和集團的整體業務劃分較為明確。
一位長期研究機械行業、電力設備的分析師告訴記者,“2008年前后的上海電氣集團整合能做的都做了,現在已經很少有資產能裝入上市公司”。
盡管2010年上海電氣集團重新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四大核心產業聚焦新能源(核電、風電)、高效清潔能源、工業裝備、現代服務業四大核心業務板塊,但上述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調整僅僅是基于市場變化,比如以前沒有核電產業,現在使其變成新能源產業”。
在新一輪國資整合背景下,自儀股份董事長徐子瑛的辭職被普遍解讀為上海電氣改革的信號,但上述分析師認為,“從徐子瑛的簡歷來看,屬于到了正常退休的年齡,此前調整極有可能是正常的職務調整”。
一位接近上海電氣的人士則對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