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家居、手表、眼鏡、戒指……以及汽車,這些本與互聯網風馬牛不相及的傳統制造業今年均被新技術染指,在它們前面加定語“智能”或者“互聯網”,即便最普通的網民竟然也能說出個一二三。
“互聯網倒逼制造業是趨勢也是必然”,科通芯城營銷副總裁劉宏蛟認為,就像手機不再只是通話工具,手表也不再只是計時工具,汽車也不應該只是代步工具,特別是硅谷傳奇“特斯拉(120.5, -0.34, -0.28%)”以科技怪獸的面目殺進汽車行業。
“傳統汽車是什么?是機械鐵包肉。汽車主體都是鐵,人就是坐在里面的肉體,所以就是鐵包肉!北葋喌掀囯娮邮聵I部總監謝平生不無調侃。
“從福特發明汽車以來,這100年汽車基本上沒有改變。”車云網創始人程李也表示,回顧汽車行業的歷史,除了外觀設計的更好看\質量更耐用、功能更強勁再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改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的悲哀。
“我們更希望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Tesla中國區總經理鄭順景指出,特斯拉可以升級,購買一臺汽車,不單純買一個產品,還有它延伸的服務。
而在這場產業變革中,以前只是小小附庸的IT互聯網企業擁有了更多想象空間。高德軟件(14.85, 0.02, 0.13%)車聯網業務中心總經理童豪良對炮轟傳統導航毫不諱言:“一個車載的硬件,至少要1萬元,在貴的車上要加5萬元、10萬元才可以拿到一個導航的功能;車載更新一次,便宜的要500元錢,貴的要幾千元;傳統的全裝導航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價格又貴,功能又少,數據又落后!
這家祭起免費大旗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有3億安裝量,而傳統車載導航的擁有率不到高德的1%。
同樣磨刀霍霍的是飛思卡爾這樣的上游廠商,他們在嵌入式處理解決方案領域推動汽車電子等領域市場向前發展。飛思卡爾推出了從微處理器和微控制器,到傳感 器、模擬 IC 以及連接器件,為業界打造了一個硬件平臺。讓類似光聚科技(專注汽車環境檢測和健康管理)和高德導航這樣的軟件可以能夠更好地運營。
故事看起來很美,有精通制造的傳統企業,也有走在潮頭的互聯網企業,但智能汽車或者互聯網汽車爆發仍欠缺一種融合的氣質、契機以及平臺。
“芯片無疑是鏈接雙方的技術核心”,劉宏蛟所在的科通芯城是中國首家IC元器件電商,今年銷售目標50億元人民幣,其母公司科通集團是本土最大 的IC元器件分銷商,擁有強有力的供應鏈和服務鏈資源,科通芯城旨在發揮自身的供應鏈和服務鏈優勢,成為電子制造業和互聯網產業的橋梁。
日前,科通芯城網推出了專注于中國硬件創新發展的微信社區(公眾賬號)——硬蛋,匯集關心中國硬件創新發展的每一股力量,為投身于硬件創新領域 的團隊提供項目展示和產品交流的平臺,幫助硬件創新團隊發現合作伙伴、加快軟硬團隊融合、保證供應鏈供應。據悉,今年年底,科通芯城將主辦首屆硬蛋世界大 會,召集業內人士探討硬件創新和硬軟件融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