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外已經通過3D打印技術成功地打印出了自行車、汽車、電控飛行器等物。去年,美國3D打印服務提供商已經打印了75萬種產品,數量之多令人驚嘆。我國的3D打印技術發展也頗為可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機,正是出自我國的科技工作者之手;包括天宮一號、航母艦載機等的零部件,也都使用了3D打印技術。
隨著3D打印技術一路“高歌猛進”,人民可以這樣憧憬:未來,也許建筑工地上只需一臺超大型的3D打印機,就可以自動打印樓房;也許只給月球發射幾臺3D打印機,就可利用現地材料打印出一個月球基地;如果生病了某個器官要換掉,無需找匹配的器官源,只要在患者身上取一些干細胞培養成為打印原料,然后打印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器官進行移植就可以了,甚至說,腦死亡了再打印個年輕健康的大腦長壽不衰?
但是,凡是都有多面性。美國陸軍已經加入擴展3D打印行動,為“增強小型前線作戰基地的可持續作戰能力”,去年8月和今年1月,他們先后向阿富汗戰區部署了兩個移動遠征實驗室,實驗室由一個6米的集裝箱制成,配備有實驗室設備、成型機、3D打印機和其他制造工具,可以將塑料、鋼鐵和鋁等材料打印為戰場急需零部件。
一旦涉及到武器,事情就變得麻煩起來。世界上第一把3D打印的槍支,打了幾發子彈就因為強度不夠破碎了。但是對于恐怖份子來說,“能開一槍就已經足夠”。并且3D打印出來的槍支沒有編號,官方也沒有記錄膛線特征,甚至可以說沒法追查這種3D打印槍支的來源,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所以說3D打印雖好,但是也要規避道德風險。但是如果規避?現有的設備已經打印出槍支了,怎么對這些行為進行控制?這都是3D打印乃至整個社會需要解決問題。
科迪威爾遜是美國德州的一個大學生,但是他創辦的“分布式防御”網站已經獲得了槍支制造的許可權。不得不說,這個網站非常危險,他希望像全世界兜售一個很危險的理念:“人人在家用3D打印制造武器”,并且是美國這種槍支泛濫的國家都控制得很嚴格的自動武器。這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威爾遜也憑借網站和言論,登上了《連線》雜志2012年全球最危險的15人榜單。威爾遜的危險還在于他要提供可以3D打印槍支零件圖紙的免費下載。
3D打印槍支所遇到的道德爭議,與克隆技術剛剛誕生的時候有關克隆人的倫理悖論爭吵是一樣的。瘋狂的是使用的人而不是技術本身。這個技術就這么存在著,想要堵是不可能的,只能祈禱有能力、有設備的人他們不去用3D打印機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