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放緩,基礎項目建設減少,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日趨艱難。以挖掘機為代表的工程機械產品去庫存化是國內工程機械企業面臨的重大難題。然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并非無計可施。放眼中國周邊國家,大量基建設施建設已經陸續展開。這些以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在未來3~5年都有“大興土木”的規劃。他們對工程機械產品的需求量正日益加大。而中國工程機械產品憑借優良性價比也將成為他們的最優選擇之一。對于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而言,放眼亞洲市場,無疑可令庫存難題迎刃而解。
印度:未來5~10年將迎來工程機械市場爆發期
根據印度“十二五”經濟計劃(2012~2016年),未來幾年內印度將側重基礎設施建設,并將“建設”定義為驅動經濟轉型的動力。據了解,印度僅僅“十二五”規劃預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金額就達到1萬億美元,投資領域包括公路、鐵路、城市基礎設施、商業和住宅建筑、港口、電力、水利設施、采礦、石油、天然氣和機場等。在2012~2030年,印度至少將GDP的10%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上。此外,據統計,從2007~2015年,印度投放到工程機械市場的資金累計將達到400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的幾年,每年約增加17%的投資額。同時印度房地產業蓬勃發展,家庭收入提高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使得印度中產階級群體擴大,城市化率預計將從2001年的28%上升至2030年的40%。
面對不斷增長的基礎設施需求,印度政府允許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由于他們在融資方面具有特性,一些新的融資方式像BOT(建設—擁有—轉讓)、BOOT(建設—擁有—經營—轉讓)、BOLT(建設—擁有—租賃—轉讓),使得許多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可能。印度政府給予承擔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為期5年的免稅期,這給印度工程機械設備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機遇。雖然印度工程機械市場的需求較大,但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目前,其工程機械制造業發展緩慢。
據了解,印度當地只有28%的機械能適應國內市場,而且印度工程建筑企業在本地購買工程機械需要至少2年才能投入使用,但購買中國的工程機械只需六個月就能立即到工地投入使用。所以,中國的工程機械比印度本地的工程機械更有競爭力。除此之外,印度工程建筑企業逐漸放棄購買德國、日本、美國等大國的工程機械,因為中國的工程機械比德國、日本、美國的機械更便宜,能更迅速地投入使用。由此可見,印度對中國工程機械的需求將大增。
越南:市場需求大
越南是制造業比較薄弱的國家,整個越南的工業早期是靠中國和蘇聯的援助開始積累起來的。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陸續有中國、中國臺灣、韓國、日本企業來越南投資。日本在越南主要投資摩托車行業;中國臺灣在塑料機械和包裝機械方面比較多;韓國在房地產業投入的多一些,再后來才有一些制造業進入。特別是在越南南方,所有的制造設備都是靠國外進口。
據了解,根據越南政府的計劃,未來10年越南市場將有1600億美元的項目可待開發,包括5000公里的高速公路,300~400公里的鐵路和許多港口。將會有大量的來源于私營企業和公共部門的投資流向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越南國家建設部表示,海外投資者在胡志明市也開始尋找更多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政府已經對這些類似房地產項目發放許可證。
越南目前規劃中的超大項目還有:越南國家行政中心西遷。這項工作規劃歷時兩個階段40年時間,預計需要花費900億美元才能完成。另外,還有海港系統建設(預計投資50億美元)、龍城機場建設(120億美元)、首都建設規劃(600億美元)及18條高速公路建設(480億美元)等。越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在興起,經濟發展水平與中國20世紀80年代近似,工程機械方面急切需求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升降機、塔式起重機、混凝土攪拌設備、鋼結構件、汽車起重機、樁工機械等產品。
目前,越南對機械與技術的需求十分旺盛,而越南本土的工業還處于起步階段,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90%以上的機械設備依賴國外進口。而越南當地的工程機械公司鑒于該國消費者對本土機械認購信心不足,因此寧愿與外國企業簽訂機械采購合同或進口合同。越南工程機械行業目前的發展瓶頸不易被突破,內銷低迷,而外國機械年進口額占越南整體進口額的50%。對于中國的工程機械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發展良機。
蒙古國:斥巨資基建工程機械行業現商機
蒙古國的房價呈較快上升趨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房地產開發商依賴商業銀行的高息貸款進行業務運營,與此同時,房建項目的審批過程拖沓、冗長,這也成了導致該國房價快速上漲的重要原因。從蒙古國《烏蘭巴托郵報》近日的報道中獲悉,為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蒙古國政府和重要銀行向建材生產商和供應商提供高額低息的軟性貸款。與此同時,蒙古國政府投入巨資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
蒙古國的建設資金主要由外資提供,項目涉及公共設施建設、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礦山、電力、冶金等工業設施建設,還有微波通訊、水利、環保等建設。
除了地材,蒙古國幾乎全部的建材需依賴進口,進口材料主要來源于中國,然后是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由于進口渠道不同,因此材質參差不齊,價格懸殊也較大。蒙古國出產并能供應的地材主要有木材、砂子、石子、毛石、紅磚、部分水泥、鋼材等。蒙古國市場建材價格和中國國內比,一般的建材是中國的2~3倍,鋼材、水泥是1.5~2倍,但紅磚、白灰、電氣等材料價格是中國的3~4倍。不過該國的木材很便宜,1立方米原木平均在100元人民幣左右。
蒙古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興起,將對以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等為代表的工程機械產品產生強大需求,這對于與其毗鄰的中國來說,由于地理位置,加上產品本身的性價比優勢,必將對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在該國的開疆拓土產生極大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