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 從去年開始中國出現經濟增速下行的現象,工業品去產能壓力依然較大,樓市交易也有所下跌,顯現剛性需求(簡稱剛需)的特點,剛需買家的比例依然在上升。受到歐美經濟復蘇進程緩慢、人民幣波動以及國內工資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對外貿易出現增長乏力的現象,進出口額同比下降。大環境之嚴峻,可見一斑。行業和LED行業如今進入了傳統淡季,不管是廠家還是渠道商都表示生意冷淡,日子不好過。有的企業干得很累,處于疲憊狀態;有的企業高管辭職了,如勤上光電;有的企業虧損,還在掙扎和煎熬;有的企業陷入三角債,跑路了,如惠州純英光電;有的企業被并購或退出行業,如品上照明被珈偉股份收購……上述情況在行業里并非鮮見,對很多企業來說:抱團取暖為上策,強強聯合才能活命。那么,在照明行業里,企業一般以什么形式進行抱團?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又應該怎樣抱團得以取暖呢?領域的老牌知名公司,擁有十余年國內照明市場的開拓經驗,不管是品牌影響力還是渠道都有一定的優勢。對于主打海外市場的珈偉股份來說,比起從頭開始布局國內市場渠道,直接購買一個下游應用企業更有效率。德豪潤達收購雷士照明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
照明企業那么多,為什么珈偉股份偏偏選中了品上照明?失敗的經驗教訓,選錯產品定位。此前,珈偉股份曾與中國民航學院技術開發公司合資設立航空科技公司,力圖切入民航領域LED業務。但由于國內該領域門檻較高,且技術標準嚴格,該航空科技公司經過一年多運作尚未實現任何收入。為防止虧損影響業績,結果珈偉股份轉讓航空科技公司75%的股權。經一事長一智,珈偉股份此次收購LED企業就選擇了未來大有發展的商照企業,而品上照明居于商照領域前五名的位置,而雷士、三雄·極光、嘉美等前五名的企業又難以“染指”,所以品上照明就雀屏中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