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來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對射頻前端電路部分的要求越來越高。5GHz頻段的無線局域網技術研究也日益廣泛。為了使用一套天線進行收發,就需要采用單刀雙擲開關進行收發切換。目前通信中的控制元件主要是利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控制功率小、控制速度快的微波半導體器件。例如PIN管、FET管、變容管和肖特基管等。PIN管的特性是可以以用低直流電平來控制高功率的射頻信號。
本文介紹了單刀雙擲開關的設計理論和方法,先對PIN管及用PIN管設計開關做了簡單的介紹,然后用軟件仿真了開關電路,對電路進行了優化。
PIN管工作原理
PIN二級管是一種PIN結器件,在P型和N型接觸區之間有一極小的摻雜I區,就得到了對某些器件應用來說十分需要的特性,在反偏時I區將導致極高的二極管擊穿電壓,而器件電容是通過增大P區和N區的距離來減小的,在正向偏置時,I區的電導率是由末端區注入電荷來控制的,這種二極管是一種低失真的偏流控制電阻器,且具有良好的線性性能,PIN管在射頻微波電路中廣泛應用,完成調幅、衰減、校準電平等功能,可制成極好的開關、衰減器。
PIN管在反偏下,對射頻微波有很高的阻抗,在通以適當的正向電流時,又顯示很低的阻抗,可作開關,在射頻微波開關或衰減器等應用場合,其電路參數要求器件具有較小的串阻和總電容的分布參數,同時還根據開關電路的具體需要,要求器件有很快的開關速度,在設計時必須有重點地根據使用要求,選擇器件結構及參數。
PIN開關的設計
PIN管正反偏下不同的阻抗特性,可用來控制電路的通斷,組成開關電路。按功能來分常用的開關電路有兩種,一是通斷開關,如單刀單擲開關,作用是控制傳輸系統中信號的通斷,另一種是換接開關,單刀雙擲或多擲開關其作用是控制信號通路。從本質上來說,都是開關,只是單路和多路的差別,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控制信號大小,一種控制路徑。一個理想的開關,在斷開時衰減無限大,導通時衰減為零。由于PIN管的阻抗既不能減小到零,也不能增大至無限大,所以實際的開關在斷開時衰減不是無限大,導通時也不是零,一般只能要求兩者的比值應盡量大,開關的導通衰減稱插入損耗,斷開時的衰減稱為隔離,插損和隔離是衡量開關質量優劣的基本指標。
單刀雙擲開關的結構:
根據PIN管與傳輸線的不同連接方式,最簡單的開關可分為并聯型和串聯型兩種,對于并聯型開關,管子呈高阻抗時對傳輸功率影響甚微,插入衰減很小,相當于開關的導通狀態,管子呈低阻抗時,傳輸功率大部分被反射回去,插入衰減很大,相當于開關的斷開狀態。對于串聯型開關,情況恰好相反。串連結構的開關常用于在寬頻帶范圍內的插損小的場合,這種設計的電路實現比較簡單,不需要在印刷電路板上打孔。而并聯結構的開關常用于在寬頻帶范圍內的需要隔離大的場合,這種開關由于散熱好,所以功率容量也就大。由于并聯型開關中管子易于與波導傳輸線等連接,并有散熱條件好等優點,故在實際中并聯型開關應用較多。
在所用PIN管參數已知的情況下,可以從上式計算出開關的隔離度和插損。
電路參數的優化
1、微帶間隙的優化:安裝PIN管的微帶間隙寬度需要優化,若間隙過大,則PIN管引線過長,PIN正偏時的附加電感較大,使電路增大插損(串聯管)、降低隔離度(并聯管);若間隙過小,間隙電容會增大,使插損(并聯管)增大、隔離度降低(串聯管)。所以,設計時要在這兩者中間取一個折中,使之滿足需要。
2、微帶線長度和寬度的優化,各段微帶線的長度和寬度對電路匹配有很大影響。
3、隔直電容的優化:為了使開關前后級電路直流靜態工作點不互相影響,在開關的微帶線上串聯隔直電容。串聯的電容小,可以增加開關的隔離度,但同時增加開關的插入損耗;相應的,串聯電容值過大,有利于提高曲線的平坦度,同時減小開關的插入損耗,但這樣會使開關的隔離度惡化。所以要選擇恰當的電容值。
單刀雙擲開關仿真和結果
設計中采用了Skyworks公司的低內部引線電感的SMP1320-007(SOT-23封裝),開關結構為并聯型開關,用軟件做了仿真。
低內部引線電感的SOT-23的電路模型:可以看到下面引線L2的電感只有0.4nH,一般的SC-79封裝的電感為0.7nH。
電路板選用的是0.78mm厚的標準FR4材料。
仿真結果可得到(@5-6GHz):隔離度(Min):19.75dB 插入損耗(Max):1.25dB
結論與分析:
從仿真結果來看與預期的結果還有些差距,匹配電路還需進一步優化設計。但與其它封裝的二極管制作的PIN開關相比性能還是有所提升的。在制作實際版圖中還需考慮過孔的寄生電感電容,電路性能會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