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照明產品健康舒適度評價:
照明產品健康舒適度評價即從人的生理和感知的角度,有效評價照明光是否存在健康安全性影響:以照明的最終受體——人眼為研究對象研究照明產品不同光參數(亮度、照度、色溫、顯色指數、峰值光譜、頻閃等)與人眼各項?視生理功能之間的對應關系,構建人眼疲勞的客觀評價模型,并提出客觀量化人眼健康舒適度的評價指標、限定值/限定范圍和光源配比模型,從而指導企業生產出兼具節能性和健康安全性的照明產品,引導照明產品的健康發展。
照明產品健康舒適度評價方法:
LED照明光源對眼睛會形成:光生物危害、眩光危害、浦爾金耶效應、眼疲勞、眼酸脹等,這些絕大多數都屬于主觀感受。因此,如何從眾多的主觀生理學反應中,提煉出健康舒適性的客觀測量指標,已成為全球照明產業界最關注的問題。
蔡建奇視覺人因工作室通過近3年的研究,確立了通過測量人眼的基礎屈光、Zernike高階像差、人眼視覺光學傳遞函數(MTF)、高頻肌顫(HF)、調節聚焦能力(AC/A)、眼壓以及視神經反饋等人眼視覺生理指標的方式,獲取視覺疲勞的各項參數表征,同時結合CIE現行的主觀問卷式調查,將該評價體系劃分為5級分檔,然后利用神經網絡算法,通過實驗獲得的客觀視覺指標參數,選取了6項客觀指標作為網絡的輸入層P(Input),被試的主觀打分作為輸出層T(Output)通過神經網絡模型成功確立了客觀視覺指標與主觀舒適度之間的關系,構建了主觀感受與客觀指標相統一的照明健康舒適度評價模型,并首次提出MAR評價指數——基于人眼眼軸和角膜屈光變化的視覺健康舒適度指標,用來表征照明產品的視覺健康舒適度。
照明產品健康舒適度評價指標之一——MAR指數(基于人眼眼軸和角膜屈光變化的視覺健康舒適度指數)
MAR指數是獨立于照明產品物理指標(色溫、顯指、照度、亮度頻閃等)的、完全從人眼生理感知角度、能夠客觀量化評價照明產品對于人眼視覺影響的指標,其主要針對照明產品對于人眼視光學角度下的視覺疲勞影響——眼軸和角膜屈光影響,MAR指數共分為5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