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屆的法蘭克福國際照明展每次召開都會牽引照明業所有人的眼光,在這里,來自世界各地的照明人士可以撲捉到照明產品新的市場風向標,一睹國際照明大佬的技術風采。
在這次的展覽上,全球照明行業的領導者飛利浦推出了面向家居、辦公、商業以及城市照明等各領域的智能互聯LED照明系統,用領先的LED照明和智能控制技術,為人們展現了一個數字化的互聯照明時代,其中最讓人矚目的是飛利浦推出的兩款全球首次用3D打印的照明燈具,該燈具是燈光、藝術和科技的完美融合,通過內置的hue模組,人們可以利用智能移動終端對其進行任意操控。
照明大佬歐司朗也霸氣十足,打造“光的盛宴”,歐司朗針對不同領域的應用分別了設立了“LivingSphere(生活空間)”和“PartnerArea(合作伙伴)”兩大展區,全面展示了歐司朗創新的照明產品、技術和服務,為參觀者描繪了一個智能的、數字化的“光的未來”。展會上,歐司朗展示了一款全球最節能的LED筒狀燈。該燈由歐司朗研發團隊成功開發,結合了最新的LED技術和具有最大反射率的先進材料,能夠實現目前全球最大的燈光效率215流明/瓦,僅需耗費當前最常用的熒光燈或LED燈一半的功耗就能實現相同的發光效果。
面對國際大品牌的驕人展示,國內照明企業只能望洋興嘆,我們與國際照明企業的距離還相隔十萬八千里,國內的照明企業被貼著“代工廠”的標簽,我們沒有能引領全球的品牌,沒有具有全球號召力的市場,我們只是重復著貼牌、代工,做著簡單的重復勞動。此次法蘭克福國際照明展中國館就聚集了很多給歐洲貼牌的中國企業,給外商OEM(代工),利潤都只在10%到30%之間,競爭激烈時甚至利潤5%都不到,加上匯率的波動,外貿訂單利潤風險很大。
隨著人工成本的提高,國內企業的人口紅利將不復存在,脫掉代工帽子,銷售自主品牌是國內企業趕超國外企業的唯一出路。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脫掉代工帽子,重拾“中國制造”的信心呢?
顯然,隔靴撓癢是永遠也抓不住問題的癥結,解決不了問題的關鍵。一方面我們要修煉內功,攻關照明新技術,培育享譽全球的自主品牌,另一方面我們則需要轉變思路,借它山之石,來增強我們的實力。當前,我們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外商企業進軍國內,解決落地區域的就業、稅收等問題,但是同時國家也逐步認識到全球化浪潮已經越刮越烈,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完全可以走出國門,脫掉代工帽子,去國外投資,收購國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據了解,在法蘭克福國際照明展期間,德國聯邦投資外貿署代表JonathanSchoo表示,德國同樣歡迎中國企業去投資、收購德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而現場也有不少200多萬英鎊以上照明企業在等待自己的“買家”。
進行國際化的收購,國內企業不用在歐洲摸爬滾打創立一個品牌,同時又將自己在資本、制造成本的優勢和歐洲品牌、技術相結合,不失為一種一舉兩得的好方法,我們終將相信,在有了自我創立品牌和增長創新實力的訴求下,我們揚國威的時候將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