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膜產業與技術的發展,國家有哪些政策、資金扶持?膜企業將迎來哪些機遇和挑戰?旭化成分離膜裝置(杭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艱、北京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金焱、南京瑞潔特膜分離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陳亮、北京賽諾膜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大新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張艱:“十二五”規劃提到,國家會重點扶持六大部門,其中之一是納米技術,膜屬于納米技術的一個范疇!陡咝阅苣げ牧峡萍及l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膜產值到2015年要達到1000億元。按膜工業協會的數據,我國當前膜產值是200多億,則年增長要在40%以上,而目前的增長率為30%左右,所以發展空間很大,極具潛力。每個企業也都在研究市場的容量、成長率,旭化成認為膜市場的成長率為15%-20%。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國經濟出現下滑,投資萎縮,對膜的總體需求是平穩中略有下降。膜的重點應用領域有兩個:工業和市政,市政主要是地方政府投資,工業主要是國企,包括三個重點行業:電力、鋼鐵、化工,這三大行業是主要的工業用膜領域。目前電力行業不太景氣,電煤漲價,電站減容,不發電或少量發電,對膜的需求下降。鋼鐵行業由于產能過剩,整體赤字嚴重,僅有一些節能減排的需求,為了達到國家制定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企業每年會有一些這方面的投入,但這是被動需求,并不旺盛。
化工行業的膜市場目前仍然在高速成長;ば袠I分石油化工、煤化工、日用化工等,以前兩者為主,但石化目前不太景氣,煤化工是成長率的主要貢獻者。原因是,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以煤代替石油來發展各種化工產品,全國各地有大量的煤化工項目獲批,而電力和鋼鐵的項目則受到很多限制。目前很多水處理產品都以煤化工為研發和營銷重點目標。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膜的單價是最低的,因為競爭最激烈。世界主要的品牌,包括不知名的,全部都來到中國。就超濾膜而言,國產品牌有300多家,還有近30家國外品牌,反滲透膜的品牌相對較少。中國膜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政策層面的規章制度尚不健全,市場環境尚未理順,存在著無序的競爭,能實現利潤的品牌并不多,看似有30%的年增長,但實際發展并不順利和均衡。盡管如此,大家都在堅持,因為看好中國市場的長遠發展前景。
金焱:國家對膜產業的政策與資金扶持,為膜企業帶來的機遇主要有:
1、膜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水資源作為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地位日益突出。2010年全球膜組器市場銷售額達100億美元,膜法水資源化工程市場容量約40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全球膜法水處理膜組器及工程市場規模將達到800億美元。我國已成為繼歐洲、北美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水處理市場,是全球最具增長潛力的地區之一,市場規模已從2000年的4億元和40億元,發展到2010年的60億元和250億元,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中國膜產業的發展處于戰略機遇期。
2、我國正在加速構建膜產業政策體系,膜產業得到了國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笆濉币詠,國家先后制定了《海水利用專項規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新材料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和《高性能膜材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等一系列鼓勵和引導膜產業發展的重大政策措施。2012年,國家科技部《高性能膜材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將我國水處理膜材料、特種分離膜材料、離子交換膜材料等領域的產業關鍵技術,推動膜材料在水資源、節能減排、資源高效利用等相關行業的應用,作為重要發展目標。
3、膜分離技術發展不斷提供新的機遇。目前,國外滲析、微濾、超濾、反滲透、電滲析技術已經發展成熟?刂漆尫拧怏w分離、滲透蒸發、液膜、膜電解、雙極性、膜醫用、膜能量轉換、膜反應器和主動傳遞等膜分離過程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分離膜的開發和應用技術研發正全面展開,科技資源日益豐富。
同時,有機遇也有挑戰,主要體現在:
1、全球市場國際化競爭。全球膜與膜組器、大型水處理工程、產業技術標準主要由國際跨國公司主導,技術、資金、工程化經驗和品牌等方面優勢明顯。針對我國巨大的市場需求潛力,國外膜生產企業正通過工程承包、合作建廠等多種方式搶占我國膜法水處理市場,無論是對國內膜法水處理科技提升還是產業發展都構成較大的壓力。國內膜與膜組器生產企業和水處理工程公司綜合競爭能力較弱,短期內難以與之抗衡。
2、國內產業配套能力不足。目前,我國生產膜材料的上游主要基礎原材料,包括聚砜、聚醚砜、聚酰胺等高性能特種工程塑料產品質量難以滿足膜材料生產要求,海水淡化系統泵、閥、能量回收器、壓力容器等關鍵零部件尚未國產化,主要依靠進口。
3、技術開發能力差。一直以來膜材料創新的主體在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相關制備技術在實驗室向產業化方向轉移時,出現的最大的問題是未能實現產品化。與此同時,若干膜材料的分離機理和制備工藝未能實現實質性突破,造成在基礎結構設計上的缺陷,無法在產品性能上突破和提升。
王大新:膜產品國產化并不是指中國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生產膜即是實現國產化,要完全實現膜產品國產化,在短期內還很難做到,目前我國國產膜在生產過程中,無論是采用的技術、設備還是原材料,都或多或少有進口的成分,尤其是原材料絕大部分都依賴進口。
由于目前賽諾膜公司的產品原料和設備都是進口,為實現膜產品國產化目標,希望通過國家的基金扶持實現賽諾PVDF膜原料的國產化,使賽諾膜的抗污染能力、使用壽命等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提升國產膜的國際競爭力。在今年年初,賽諾膜與中化藍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四川省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對“高性能聚偏氟乙烯材料研制及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的應用”課題項目進行研究。該課題是“十二五”國家“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高性能分離膜材料的規;P鍵技術”重大項目(簡稱高性能膜項目)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