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子領域的科研專家彭紹島向記者介紹,未來中國電力電子應用熱點是變頻調速,電力系統電力電子化,汽車電子、信息、辦公自動化、家電用電力電子,牽引用(電力機車、城市軌道交通車)電力電子、新能源(太陽能、風能、燃料電池)逆變裝置等。
彭紹島還分析了當前中國電力電子行業現狀。得益于對提升能源效率的需求日益增長,電力電子元器件市場再度取得增長動力,預期到2020年,在四個關鍵應用領域的電力電子分立器件銷售額將達到150億美元。除了對傳統的硅基器件的依賴,電力電子市場的發展將更多集中到碳化硅及氮化鎵的技術創新上。根據權威機構的報告,預計到2020年,采用碳化硅與氮化鎵等化合物材料的電力電子元器件將占據該市場22%的份額,銷售額達到33億美元。
彭紹島還表示,電力電子元件市場已經出現明顯的增長機會,但是無論對現有廠商還是有意進入該市場的廠商來說,其挑戰都在于是否能夠以客戶可承受的適當價格來提供客戶所需的新興技術。雖然電力電子在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市場是現成的,但是對于降低器件成本的需求最迫切的,是可再生能源以及工業電力等快速增長的行業,他們最有可能促使電力電子器件廠商實現以最低的價格提供具有創新的封裝以及更高效率的電力電子器件。
為了預測中國電力電子技術的采用周期,彭紹島分別計算了碳化硅及氮化鎵器件的投資回報期以及基于該投資回報期的每種應用的市場份額,考慮了各種促使行業延緩或加速發展的因素,比如市場保守程度,產品設計周期,生產能力擴大時機,以及其他行業發展驅動的影響等。分析的結論是,隨著硅基電力電子器件接近其理論極限值,其他半導體產品,尤其是碳化硅和氮化鎵,將大舉進入電力電子市場,與傳統的硅器件爭奪一張大餅。碳化硅將獲得14%的市場份額,氮化鎵將贏得8%的市場份額。
彭紹島還詳細介紹了相關信息:碳化硅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可再生能源領域,在太陽能市場占有率達32%,并有望搭上網格儲存的發展熱潮。在交通領域,碳化硅和氮化鎵的應用相當,預計到2020年,兩者的市場占有率將分別為16%和15%。氮化鎵較于碳化硅在IT及電子器件應用上更具有優勢,估計2020年在以上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將達14%。在建筑物內的規模較小的應用上前景光明,估計會有24億美元的市場。彭紹島以及其他電力電子行業專家都相信,中國電力電子行業即將進入黃金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