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第四屆云計算大會時,會議主題還是略顯空泛的“示范引領、創新實踐”,很多人當時都極為關心云計算該如何落地。然而今年,大會的主要議題已經切中了更為具體的“大數據、大帶寬、應用創新”等,而且許多人都承認云計算已經落地。接下來,中國云計算發展要面對的是基礎設施的完善、準入制度和標準的確立,以及應用的創新,可以說中國云計算全產業鏈亟待優化。
基礎數據中心和應用初具雛形
在過去的五年,我國云計算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目前,云產業鏈已初具雛形,一批云計算項目進入了實施階段,重點行業領域應用開始起步。
國網電科院北京中電普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楊寧在名為《國家電網公司信息化建設歷程及云計算現狀》的主題演講中,曬出的國家電網的內部數據是,其運行的信息系統設備為6萬臺、內網終端計算機為48萬臺、管理營銷用電戶有2.4億個。
山東省衛生統計信息中心信息科孫向暉分享了山東省“健康云”的規劃與實踐。他介紹,在構建云IaaS層方面,主要基于集群與虛擬化技術,采購了8路服務器建設數據庫計算資源池;同時,采用4路服務器建設應用資源池;另外,采用光纖SAN存儲建設了存儲資源池。
國泰君安證券信息技術部總經理俞楓則表示,證券行業能夠利用云計算整合其現有的數據中心,實現對已有IT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信息系統的效率和性能,加強經營決策的實時性。
準入制度和標準亟須完善
但同時,一些地方政府追趕云熱潮的盲目性也顯現出來。云基地建立的速度越來越快,甚至有些地方不是考慮應用和業務,而是在占地面積、招商引資上盲目攀比,動輒就是百萬臺新增服務器。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綦成元指出,今后要完善和建立云計算服務市場準入制度,加快制定云計算服務的質量、評估和認證等方面的管理規定,逐步建立云計算信任體系,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秩序。
發改委還將加強云計算數據中心統籌布局,避免數據中心的盲目建設,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優化升級,促進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和業務協同。
另外,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也指出,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寬帶接入普及率,提升骨干傳輸網和交換能力,加快農村地區寬帶網覆蓋能力,提高移動寬帶接入水平。
推進創新應用是發展關鍵
在云時代,一切都在重構之中。IT產業發展模式和競爭格局在重構。傳統行業、企業及公共服務也在重建。這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如何構建起適應云時代的服務模式、發展戰略,并形成獨特的商業發展模式。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醫學保障部助理應俊工程師對醫療行業利用云計算的未來前景非常看好。他說,通過構建醫療物聯網,可以支持醫療健康信息自動化采集、智能化傳輸、全面化匯集、全局化決策分析和全流程輔助,從而提高醫療服務能力與效率、改善醫療服務質量與模式,實現健康管理的新型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對于云計算帶來的變革,陜西省省長婁勤儉認為,云計算讓計算能力像水電一樣按需供應,形成高效的現代信息服務體系,這一體系可在智慧城市建設、精細化管理、社區管理、食品藥品監管等方面大展身手,并推動社會資源的共享,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
同時,要利用云計算強大的數據存儲和數據挖掘、分析處理能力,從海量數據中提煉出有用的信息進行專業化處理。然后,將處理后的信息應用于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管理、環境監測等領域,通過這些更加真實準確的決策分析依據,推動社會資源配置的優化,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水平。
結語
在本屆云計算大會上,云計算創業和云計算服務創新的討論也異常火爆,很多參會人認為,云計算將為國產軟件、創業公司帶來巨大的機會。阿里云計算公司總裁王堅說,云計算是創業的核心推動力,它讓創業者與大公司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將會改變很多企業的架構。由此,讓人對中國軟件企業能否借云計算在IT第三次浪潮中脫穎而出的猜想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