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深圳億光科技倒閉后,又一家老牌LED顯示屏企業陷入倒閉困境。據業內人士爆料,深圳市十方(正方圓)光電有限公司已經接近破產,公司負責人鄧俊國廖愛軍暫未出面解決。十方光電拖欠220名員工2個月的工資,公司所在地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勞動管理辦公室已經介入。
近日,又傳雷星光電在一個星期前已經宣布解散。與之前億元級LED企業倒閉不同,雷星光電不存在老板“跑路”問題。曾經在雷星光電任職的周先生表示,雷星光電經營不善,資不抵債。他表示,很難知道公司欠了供應商多少錢,目前車間設備已經抵給了供應商。
LED行業倒閉潮不斷,兩極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大企業越做越大,而中小企業的生存日益困難。目前整個行業內,洗牌的力度已經越來越大,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大企業訂單不斷,小企業再倒掉一批的情況。在洗牌過程中,中小企業日子越來越難過。
LED產業發展階段正是表現差異化、促進技術創新、提升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時候,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小企業在面臨新的生態環境時,甚至比大企業有著更大的適應性。有危機感與上進心的企業家,如果在產業整合或說洗牌中能夠找準自己的方向,即使企業規模資源有限也能適時而動捕獲機遇。
第一,找準市場定位適合于所有的企業,但是對于某些盲目快速進入LED市場的企業卻是需要認真思考解決的。不了解LED市場特點和產業規律,就無法做出具有優勢的產品,從而陷入盲目的同質化競爭。
第二,相比財大氣粗且無所不為的大企業,中小企業似更應注重資源投入的專注性和專業性,不能亂投資,或盲目投資到一些不熟悉的領域。那些自信心夠強的大企業,認為自己三十六行行行都能做好,但中小企業似更應保住自己的核心的東西,因為對中小企業來說,如何活下來是關鍵,這就意味著企業每走一步都要將風險降到最低。
第三,注重走專業化和差異化的路子。包括繼續提升產品的性價比,提升產品質量、提升產品附加值,不斷開發出適合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尤其是要注重“差異化”,形成自己在某一領域的特色,善于在“市場夾縫中求生存”,這對中小企業來說顯然格外重要;比如一些芯片企業在綠光上的突出表現;比如專注于專業性照明的企業,如植物與農業照明、冷凍柜照明,比如要充分利用LED節能和調光的兩大天然優勢,挖掘LED照明應用的新藍海,關注更加細分的市場,朝著更加人性化、個性化、藝術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等等,也越來越受到一些中小企業的重視。
第四,了解市場,找準市場需求也同樣不可或缺;尤其,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創新可以是原始性“創新”,也可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創新,向大企業“學習”無可厚非,正像日本豐田這樣的大企業當時也是從巨人肩膀上憑借先拿來再創新的精神成為當今世界矚目的汽車集團。但學習最終還是為了要在某些方面超越。
第五,嘗試“強強聯合”,“強弱聯合”或“弱弱聯合”也未嘗不可,中小企業可選擇做有市場渠道的大型企業的配套企業,把自己和大企業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當然,前提是有過關的產品質量和相應的技術能力,最好再有自己的某些領域的特色產品,更易得到大企業的青睞。作為中小企業,加強與大企業的溝通,尋找共同點,形成合作和共贏也不失為一條“捷徑”。
整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但處于當前的階段,那些有眼光有特色有一已之長的中小LED企業的力量也不可或缺,尤其是對即將迎來大發展的應用行業來說,更是百舸爭流千帆竟發的時節,中小企業的前景仍可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