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陜汽烏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裝配車間看到,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正在緊張運作,隨處可見生產線上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和往年相比,今年是訂單量最大的一年,也是開工最早的一年。”公司生產制造部部長左志強說,“我們4月份的目標是400輛,5月份500輛,全年計劃至少生產3000輛,力爭5000輛。”
今年以來,陜汽烏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早行動、早謀劃,通過全新的營銷模式,挖潛力、擴產能,創造新的增長極,對海勃灣區裝備制造產業快速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效率就是金錢”,在陜汽烏海公司裝配車間里是最真實的寫照。只見100多公斤重的汽車輪胎,在輪胎機械手的操作下顯得那么輕便。“運用機械手以后,安裝一個輪胎只需一個人,節省了3個人,而且在5分鐘之內就可以安裝完成。”左志強說,“現代化的輪胎機械手代替了大量人力,企業的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陜汽烏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是我市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步伐、調整產業結構的重點項目。企業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5萬輛新能源重卡,其中,一期達到年產2萬輛生產規模,二期建成后將實現5萬輛的產能目標。據了解,陜汽集團現擁有烏海、新疆、淮南、大同、榆林5家子公司,烏海公司的年產量在5家子公司中位列第二。從今年開始,蘭州、西寧、銀川等西部地區的陜汽重卡訂單全部歸屬于陜汽烏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生產制造。到“十二五”末,烏海公司可實現銷售收入160億元、利稅7.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
今年,海勃灣區深入實施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大力發展裝備制造及相關配套產業,不斷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步伐,著力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格局。圍繞陜汽烏海專用汽車項目,海勃灣區先后引進并實施了成功機械、冀東專用車改造、遠洋電子等20多個與之配套的項目,汽車裝備制造產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來源:烏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