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一下子減少一半多。”每次回憶起去年年底的情景,阜陽軸承公司徐楗元微笑著說,“當時還真是有點蒙!”
作為安徽省重點培育的100戶“專、精、特、新”企業,阜陽軸承有限公司是具有50年歷史的國際化軸承制造企業。阜陽軸承曾擁有數不清的榮耀:TCC品牌居中國軸承行業前十位,今年獲“中國機械行業最具競爭力品牌”稱號。公司連續幾年的產量、產值、銷售收入、利稅、新產品開發、出口交貨值六項主要指標居安徽省同行業第一位。躋身中國軸承小巨人企業、安徽省機械工業五十強企業行列。
面對不期而至的國際金融危機,“阜軸”人憋了一口氣。他們抓住“擴內需”的有利時機,沉著應對。
產業升級,是阜陽軸承公司應對金融危機“以靜制動”的一劑良策。
4月21日上午,阜陽市工業領域的又一重大項目———阜陽軸承有限公司大尺寸段、高附加值軸承技改項目開工建設。
該項目是順應我國振興裝配制造業的產業發展政策,滿足我國大型精密裝備機械的配套要求而興建的。項目總投資1.2億元,被列為安徽省技術改造百千工程。項目建成后,部分產品將替代進口,填補國家產品空白,廣泛服務于國家重大裝備制造業和精密機床行業。完全達產后,將年新增軸承650萬套,新增產值3億元,年創利稅9000萬元。其中,此次開工的一期工程投資4070萬元,工期為15個月。
“阜軸”人始終把產品的研發和科技創新作為立足市場的根基,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加快技術升級換代。公司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全自動加工設備,最為齊全的軸承各項檢測儀器,并建有省級技術研發中心,擁有各類技術人員400多名。這些優勢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公司將繼續加大對產品研發的投入和裝備的技改投入,使TCC產品發展成為適應市場的特色產品、優勢產品,同時立足研發一代、生產一代、儲備一代,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企業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應對金融危機挑戰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場“賽跑”,誰的應變速度快,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針對市場快速萎縮、企業資金緊張的現狀,阜陽軸承公司“以變應變 ”,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積極改善公司流動資產的存放狀態,公司將對產品庫、備件庫、材料庫進行整理,限產壓庫,改善庫在結構;在招標采購的過程中,招談結合,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將采購成本降到最低,在滿足銷售的前提下,急用急購,減少材料庫在,減少資金占用;加大應收款的回收力度,壓縮應收款,使應收款降到合理的范圍內。
這里關上一扇門,那里就會打開一扇窗。公司加大拓展市場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銷售匯款激勵措施,鼓勵和調動營銷人員的積極性;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承接倒閉企業釋放出來的市場空間;跨行業跨類別拓展市場,擠占其他行業和類別的軸承市場。與此同時壓縮產品庫存,把公司產品庫及駐外倉庫的庫存的600多萬套的產品,通過加大銷售力度,使之迅速變現,增加資金儲備量。
“做中國發動機軸承的王牌、做中國最好的電機軸承、做國外成熟國內稀有軸承。”昔日名滿天下的“阜軸”,而今又以不服輸的拼勁勁頭,描繪了未來壯美的藍圖:計劃到2012年,新上三個“管長遠”的大項目,重點發展汽車軸承及相關零部件,年產值達8億元,年利稅達1.28億元,雄居中國軸承行業前列。
中華軸承網部分信息來自互聯網,力求安全及時、準確無誤,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對其觀點贊同或 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本網轉載信息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電話:0571-5689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