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財政補貼引導節能產品消費,既是節能減排的有效手段,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自2007年以來,我們陸續啟動了高效照明產品、高效節能空調、平板電視、電腦,以及電機、風機、水泵、汽車等產品的補貼推廣工作。目前,已經形成家電、汽車、工業產品3大類15個品種,數十萬種型號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體系,累計安排中央財政資金超過400億元,出臺實施細則20多項,成為“穩增長、擴消費、促節能、惠民生”重要政策平臺。
一、節能產品推廣意義重大
近年來,我們把不斷擴大節能環保產品消費作為推進節能減排、擴大消費的一項重要措施,“十二五”期間,繼續深入開展“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對于加快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是當前“穩增長”的有效途徑。以財政補貼方式支持節能產品推廣,是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把穩增長、擴內需與節能減排結合起來推出的一項重大舉措,是財政政策促進擴大消費的重要制度創新,當前擴大節能產品消費意義重大。我國是汽車、家電等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高效節能產品,有利于居民消費潛力有效轉化為現實消費需求,通過市場引導、消費帶動方式,大幅提升節能家電、節能汽車等產品的市場份額,有效破除內銷低迷、庫存劇增等一系列困難,促進經濟增長,逐步形成以節能環保產品帶動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
第二,有利于促進技術進步,推動產業升級。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戰略調整的制高點,誰掌握了這個制高點,誰就可能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潮流。采取財政補貼消費者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節能產品推廣所面臨的成本相對較高、市場不規范、社會認知度低等障礙,促進了能效標準等行業技術環境完善升級;同時,加快高效節能產品推廣,有助于推動相關節能技術的研發和創新,不斷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
第三,有利于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目前,我國作為一個高速城鎮化、現代化的人口大國,家用電器、工業設備、辦公設備、交通工具的普及率和使用量快速提升,能源消耗總量巨大。然而,我國高效節能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明顯偏低,家電等終端用能產品的平均能源利用效率僅略高于發達國家70-80年代初的水平。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有助于提高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促進高效節能產品替代低效產品,挖掘社會節能潛力,促進節能減排;有助于形成企業生產、消費者購買、全社會認同高效節能產品的良好社會氛圍,提升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有助于推動我國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節能產品推廣成效顯著
高效電機等節能工業產品推廣情況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規模大,電機、風機、水泵等工業產品用電量大、能效低,推廣高效工業產品既可以節約大量電能,又有利于提升我國整體裝備制造水平。從2010年6月起,出臺了財政補貼支持高效電機推廣的辦法,并結合市場情況采取了提高補貼標準、簡化補貼手續、強化企業責任、撬動終端需求、加大宣傳力度等綜合性措施。目前,政策效果已經顯現,國內高效電機規模化應用的態勢已初步形成。高效電機型號從推廣初期的1061個增加到現在的約20000個,實際銷售并用于各類項目工程的高效電機已達到1500多萬千瓦,中央財政累計撥付補貼資金已達到5.43億元。一些重點電機生產企業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高效電機生產、推廣、銷售體系,一批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采購高效電機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為進一步擴大節能工業產品市場份額,按照報經國務院批準的意見,去年9月份,我們決定將高效節能風機、水泵、壓縮機、配電變壓器等節能工業產品納入節能產品推廣補貼范圍,并會同有關部門詳細研究,精心設計,于11月份出臺上述四類產品的推廣實施細則,明確了補貼標準、產品類型和推廣模式。目前,我們通過組織專家評審確定了47家企業的1303型號產品入圍了首批節能工業產品推廣目錄;并已向地方預撥補貼資金17.2億元,用于2013年的推廣兌付工作;各地方主管部門也制定完成并向社會發布了本地區高效節能工業產品的推廣及資金撥付辦法,高效節能工業產品推廣工作正全面開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抓好抓實節能產品推廣工作,充分發揮財政政策促進擴大綠色消費的作用。一是繼續做好節能燈、LED燈、節能汽車等產品推廣工作,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適時調整相關政策措施,擴大推廣效果。二是改進節能家電補貼辦法,簡化補貼兌付程序,并切實加強補貼資金監管,確保財政補貼資金安全高效。三是督促有關部門加快相關能效標準的制定工作,力爭在2013年6月底前完成變頻空調、平板電視等產品新能效標準的修訂工作,將目前的補貼門檻改為準入門檻,強化標準的倒逼機制和引領作用,形成政策補貼、強制標準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節能家電生產、消費體系。四是完善高效電機推廣政策,大力推動高效節能風機、水泵等工業產品推廣,加大政策組織實施力度。對財政支持的重點節能工程要求必須采用高效節能產品;對國家重點監控的萬家重點用能單位,要求其技術改造時也必須采用上高效節能工業產品;對新上項目,在節能評估審查中,把高效節能產品的使用情況作為重要考核指標,真正把節能產品推廣作為促進產業升級與節能降耗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