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的光電子晶體元器件企業福晶科技(6.74,0.07,1.05%)近日已完成募投項目的建設,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目前公司各條生產線基本處于飽和狀態,公司今年有望迎來業績拐點。此外,作為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旗下的上市平臺,公司通過承接大股東的科研成果,積極延伸產業鏈,為公司培育新的增長點。
福晶科技是全球最大的LBO、BBO以及膠合晶體供應商,控股子公司青島海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KTP晶體生產商,公司與國際知名激光器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是全球知名激光器生產企業Spectra-Physics(美國)、Coherent(美國)等光電子元器件企業的重要供應商之一。在公司的核心產品中,非線性光學晶體元器件的毛利率將近七成,激光晶體元器件和激光光學元器件的毛利率也分別達到三成和兩成。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產品依靠訂單生產,且以外銷為主,約七成在國外銷售,由于宏觀經濟不景氣,特別是歐美地區經濟下滑,使得海外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對公司產品出口帶來壓力,盡管2012年上半年公司的國內銷售增長了28.28%,但境外市場卻下滑了18.59%,而這一現狀在三四季度仍未出現明顯好轉,因此,公司2012年的凈利潤預計會出現10%-40%的下滑。同理,公司募投項目帶來的業績釋放也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外經濟環境的制約。若2013年外部環境好轉,公司今年業績將迎來拐點。
據公司介紹,作為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旗下的上市平臺,福晶科技以自身獨立研發為主,結合外部合作研發等多種方式,公司每年的研發費用維持在營收總額的10%以上,因此,公司在非線性光學晶體和激光晶體元器件領域一直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據悉,公司的研發、開發或技改項目涵蓋現有產品的升級換代、新晶體材料、新組件器件、新制造工藝、新測試手段和方法、以及老工藝的改良等,許多成果已應用到生產中,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作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承諾,在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期間,不會以任何形式從事對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構成或可能構成同業競爭的業務和經營活動,也不會以任何方式為上市公司的競爭企業提供任何資金、業務及技術等方面的幫助。
與此同時,福晶科技還通過承接大股東的科研成果產業化等各種方式,積極介入新型發光材料、光顯示器件和激光器整機系統等下游領域,為公司培育新的增長點。其中,福晶科技旗下光電企業福建省萬邦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與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合作新開發的LED光源的光效達261流明/瓦(輸入電流為20MA),該光效超過迄今國內外文獻公開報道的LED燈的光效指標。該產品正是采用了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發的材料及萬邦MCOB封裝的獨特工藝技術,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目前已能夠實現產業化,且生產成本低于同類產品,不久的將來可大規模推向市場,這是福建在研發、推廣高效LED照明產品方面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有望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