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的高速發展,其本質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的高速進展,代表著國家綜合國力處于快速上升期。制造業的發達是一個國家進入第三產業占主的發達國家的必要準備;進入發達國家,則是制造業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
制造業重心轉移
為中國模具提供動力
隨著我國經濟地位的不斷提升和我國五金行業不斷發展,我國的五金產品也越來越多地出口到其他國家,海外需求的增加直接拉動了我國國內模具企業產量的增加。目前我國五金模具已構成了較大的經濟規模,但是由于發展方式、產業構造、自主創新和品牌建立等方面提升拉動了內需,將帶動性強、輻射作用大的精密模具等基礎件作為“十二五”發展的重點行業,力爭使其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在“十二五”規劃的指導下,我國高端精密模具行業制定了行業發展規劃。制訂了以內銷和出口兩駕馬車拉動國內模具業的發展的方針。在軌道交通、醫療器械、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等各個領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模具制造行業水平明顯得到提高。模具行業在傳統市場穩步前進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甚至是過去被忽略的邊緣市場也得到了開發,這些因素使得模具市場開拓成效顯著。
全球制造業重心向中國轉移,為中國模具制造行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也對國內高端精密模具制造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當下中國模具行業必須著眼提高產品檔次和降低制造成本,實現從“大”向“強”的戰略轉變。
制造業發展放緩
機床市場逆勢年增長10%
隨著世界性經濟危機深層影響逐漸擴展開來,全球制造業在2012年第三季度增長率僅為2.2%,2013年經濟將繼續疲軟。
聯合國有關報告指出,歐洲、北美的新一輪經濟衰退拖累全球制造業的復蘇,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制造業同比增長2.2%,其增長率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點。尤其是歐洲經濟持續衰退,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放緩,經濟發達國家作為整體,經歷了自2009年以來的第一次工業產出下降;其中德國下降1.7%,意大利為6.2%,法國為1.9%,英國為0.9%,日本制造業產出下降4.6%。
而在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制造業增長都相繼放緩或下滑的同時,還是有相關行業的發展維持著一個較高的增長速度。其中據相關資料顯示,國際機床市場的規模20年間擴大了一倍以上,2011年達到860億美元左右。自世紀之交以來,機床消費額每年平均上漲近10%(以美元計)。
而機床業的增長,無疑是受到了工業制造業向自動化及高質高量轉型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在亞洲地區,2011年國際機床產量的五分之三均流入該地區。可以說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亞洲。